數據中心機房空調系統的建設
發布時間 : 2019-03-27
近日,工信部首次公布《全國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(2017)》。指引指出,截至2016年底,我國在用數據中心共計1641個,總體裝機規模達到995.2萬臺服務器,平均上架率為50.69%,規劃在建數據中心共計437個,規劃裝機規模約1000萬臺服務器,產業整體增速較快。
1. 在利用率方面,國內數據中心總體平均上架率為50.69%,說明數據中心的負荷并不穩定。
2. 在網絡質量方面,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有47%直連骨干網,數據中心出口帶寬平均為332Gbit/s,折合平均每個機架帶寬500Mbit/s。
3. 在能效方面,全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.50,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.69,最優水平達到1.2左右。
根據統計數據顯示,數據中心的制冷能耗占總能耗的40%左右。所以降低制冷系統的耗電量,可以有效的降低數據中心PUE值。
報告從數據中心建設特點、數據中心空調系統分析、數據中心空調系統設計3個方面作了詳細闡述與解讀。
數據中心建設特點:
數據中心建筑外觀都比較簡單,可類比為一個火柴盒。其內部系統包括機房、動力站、冷卻塔、冷凍站、配電柜,整個系統都是為了機房的數據而服務。
以某一個真實的數據中心為例:
新建一棟數據中心,單機柜功耗4~6kW/柜,建設標準參考T3等級。
那么我們從主要投資部分,各項占比數據分析可以看出,電源工程占比最大,高達46.81%,而在用電能耗中,空調系統耗電量約占整個機房用電量的30%~40%。
空調系統是新建數據中心的基礎保證,其與一般民用建筑空調不同,主要目的是消除機架散熱量、保證機房正常運行,需全天24 h制冷運行。
精密空調系統還是一個系統工程,和氣候有關,受能源政策、法規等影響,冷源方式的差異也較大。
那么,合理設計空調系統、降低空調系統運行成本,對IDC機房的建設、運行、維護起著重要作用,設法節省投資,降低能耗,是空調系統設計部門的核心思路,應重點關注。數據中心系統建設是為機房數據服務,而不是為人服務的,不應以民用建筑的標準來做要求 。
“目前,有關數據中心的建設標準被歸屬到民營建筑設計里,是不合理的。所建數據中心的實際用途,建設單位的根本訴求,都是需要設計師在設計初期完全了解掌握的,由此結合相關標準合理安排工程建設,才能因地制宜,將數據中心建設好。”